慈惠法師,一位摩登的職業粉領上班族,她最初在下班後回家的路上,看到沐浴著太陽灑下的金光,僧袍在風中飄動的,一位出塵的出家人,他是「北門口的師父」。佛緣巧合,從一齣佛誕節擔綱演出的〈蓮華女的覺悟〉舞台劇開始,一生追隨星雲大師翻譯七十年,從台語到日語,深入翻譯三昧。慈惠法師是當年台灣留學日本,第一位取得碩士學位的比丘尼。他被譽為佛教界「第一才女」,文化、教育事業遍及全世界;他是佛光山律儀的最高「執法官」,他的嚴格、嚴厲,正是另一面的大慈悲之心。
91歲高齡的慈惠法師,口述的這部佛光山開山史,記載了佛光山從無到有的歷程,細述了星雲大師為佛教培養人才的用心良深,紀實台灣佛教七十餘年發展的軌跡,更見證了台灣比丘尼對世界佛教的偉大貢獻!其中佛門師徒的相互知心,彼此尊重,溫潤含光的慈愛,彰顯人間佛教人情味的深義!
為了跟隨師父到各地弘法布教,我們一群年輕人從四面八方趕赴宜蘭火車站集合,火車的鳴笛、綿延的鐵軌,好似也啟動、承載我們對佛教無窮的希望。假日時,我們騎著腳踏車, 在阡陌小徑間,留下青春洋溢的歡笑;弘法結束,夜歸的晚上, 月光如水,山林田野的清風,揚起我們青年的歌聲。星空之下, 我們高唱師父寫的〈弘法者之歌〉、〈佛教青年的歌聲〉⋯⋯ 就這樣唱著、唱著,竟然唱出我一路隨侍師父七十年星光雲水的弘法因緣,這可以說是我這一輩子最大的福報了。
台灣宜蘭人,日本大谷大學文學碩士。一九六五年禮星雲大師出家,隨侍大師擔任說法講經之翻譯長達五十多年。譯語之流利高雅通暢,無出其右。 協助星雲大師弘法、辦學,從慈愛幼稚園、均頭國中小學、西來、佛光、南華大學等佛光山海內外學校創校籌設;慈惠法師一直擔當重任。 歷任普門中學校長、中國佛教研究院院長、中國文化大學教授、美國西來大學教務長、佛光山叢林學院長、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一任祕書長、佛光山首任都監院院長、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、《覺世旬刊》及《普門雜誌》發行人;也曾擔任東京別院住持、港澳地區總住持。現任佛光山教育院院長、佛光山文教發展委員會總會長。 一九七八年起,帶領僧眾學生以梵唄演唱弘法,奉師命成立「佛光山梵唄讚頌團」,於歐洲、澳洲、美洲、亞洲等地創下以梵唄弘法之先河。近三年總策劃「人間音緣──星雲大師佛教歌曲發表會」,引起社會大眾熱烈回響。 曾舉辦百萬人國際佛學會考,籌備佛牙舍利來台法會活動、舉辦國際佛教學術會議等大型活動。在推動佛學傳承、生命教育、佛教音樂不遺餘力。榮獲世界佛教徒友誼會頒發「榮譽獎章」,表揚其在佛教文化、教育上的貢獻,為全球佛教界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比丘尼。
推動佛學傳承、生命教育、佛教音樂不遺餘力,榮獲世界佛教徒友誼會頒發「榮譽獎章」,表揚其在佛教文化、教育上的貢獻,為全球佛教界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比丘尼。著作:《七十二朵蓮花》、《諦聽生命之歌》、《古今譚》套書等。